logo

【团辅回顾】当情绪会说话,关系会开花|“心桥计划 ”& “在关系中成长” 第二期团体心理辅导回顾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2025-10-16 15:07:48
  • 373 次阅读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近期在学生发展中心(“一站式”服务社区)举办了两场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心桥计划”第二期《读懂情绪的语言》与“在关系中成长”第二期《从名字出发,画出我们的关系地图》。从情绪觉察到关系建构,同学们在安全、温暖的场域中,走向更真实的自我与更有温度的联结。

“心桥计划”第二期

用情绪牌“看见自己”

参与“心桥计划”团体的同学在陈炜玮老师的带领中借助情绪认知牌与欧卡牌,学习将模糊感受转化为可被理解的情绪语言。

同学们随机抽取情绪认知牌,分享自己最熟悉的情绪经历,用表演的方式呈现“最不熟悉的情绪”。在彼此的观察与回应中,有同学发现:“原来我并不是只有‘生气’这一种反应”,也有同学体会到:“当我把需要说清楚,对方就更容易靠近”。

用欧卡牌“把情绪讲成故事”

每人自选三张欧卡牌,编织一个关于情绪的故事。小组通过“猜情绪—复述—验证”的方式互为镜子,让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被准确看见与接住。从词汇到故事,从身体到语言,情绪的脉络逐渐清晰,共情的维度也在倾听中扩展。

69d6f513cf6e431facd10c3dbe937986.jpg

“在关系中成长”第二期

参与“在关系中成长”团体的同学在张莉老师的带领下以“从名字抵达自我,用地图看见关系”为主线,共同探索关系的构建与表达。

从名字出发:在祝福中看见自己

围绕“我名字的故事”,同学们分享名字的由来、期待与绰号。在诉说与倾听中,“被命名”的意义浮现——它是情感的承载,也是自我认同的线索。随后,大家写下对自己的祝福,简短而真实的句子让小组第一次情感对焦更加柔软。

把感觉放进关系

同学们练习用具体语言描述:“我此刻的感受是什么?”“我需要他人怎样回应?”这种“用体验谈体验”的方式,帮助每个人在关系中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与表达路径。

画出关系图:看见支持与消耗

在绘制个人“关系图”时,圆点、连线与标注让抽象的关系变得可视。同学们觉察到哪些关系让人被赋能,哪些容易被消耗;自己习惯靠近还是疏远;当冲突出现,是否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一位同学分享:“画图时,我第一次看见自己并不孤单,很多连接在默默托住我。”

从地图到行动

最后,大家将洞察转化为“微行动”:对一段重要关系做澄清对话,把自我祝福写进日程,或对支持者说一句具体感谢。改变,从觉察开始,在行动中延续。

3133849d44464a81ba43471bd3579634.jpg

情绪是关系的语言,关系是情绪的土壤。“心桥计划”教我们读懂内心的情绪密码,“在关系中成长”带我们绘制彼此的情感地图。两场活动,一场向内探索,一场向外联结,共同搭建心灵成长的桥梁。愿我们都在情绪的细微处听见自己,在关系的经纬间,看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