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学生工作部
Contact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wjb@uestc.edu.cn
- 联系方式请点击 各部门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讲座伊始,许燕教授以溯源人格发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童年与成年人格的紧密联系。她巧妙地引用弗洛伊德关于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为听众揭示了早期生活经验如何在人格塑造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许燕教授还以奥尔波特的理论为依据,强调成年人格并非完全由童年决定,而是在个体不断适应环境、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许燕教授在其著作《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中也曾深刻阐述:“童年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那些早期经历如同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成年人格的参天大树。”在家庭教育方面,许燕教授引入客体关系理论,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亲子互动对孩子人格发展的深刻作用。
随后,许燕教授为听众铺陈出一幅多元人格的绚丽画卷。她系统地介绍了大五人格模型,详细阐述了五个维度下的行为特征和表现。
许燕教授强调,每种人格特质都是独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我们只有接纳自己的人格,才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价值。正如她所说:“正是这些不同的人格特质,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我们应当尊重并欣赏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当话题转至当下热门的AGI时代,许燕教授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思考能力。她通过对LLMs(大语言模型)与人类的善恶人格影响道德决策的对比研究,深入剖析人机交互中的道德判断逻辑。在研究案例中,当为人工智能赋予不同的善恶人格设定时,其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的决策产生了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警示人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虽然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绝不能忽视人类精神内核的坚守。许燕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在科技浪潮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科技的发展符合人性与伦理道德的要求,确保人工智能成为服务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得力助手,而非侵蚀人类价值观的潜在威胁。”
临近讲座尾声,许燕教授贴心地为听众推荐了一系列人格心理学相关的经典书目,希望大家能够在书籍的海洋中继续深入探索心灵的奥秘。同时,她分享了人格心理学家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策略,鼓励大家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