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学生工作部
Contact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wjb@uestc.edu.cn
- 联系方式请点击 各部门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每周一、周三早上8点,让我们一起相约云端,感受信仰的力量,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本期主讲人:张妍宁
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成员、英才实验学院党总支书记
宣讲主题:
青年力MAX:这三颗“勇”字徽章,你集齐了吗?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北斗”巡天到“蛟龙”深潜,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是科学家们用热血和智慧写下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作为新时代有为青年,我们应当如何接棒践行呢?让我们集齐这三颗“勇”字徽章吧:勇守初心、勇担使命、勇立潮头。
第一颗:勇守初心。很多同学在大学立志想做科研。但科研的初心是什么?看看身边的老师们就知道了——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解决真问题。刘富才教授研究的滑移铁电材料,为未来类脑智能芯片铺路;刘奥教授首创的非晶P型半导体,可能颠覆现代电子技术。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国家需求中找问题,用创新回答时代的提问。这才应该是科研的初心,敢于挑战“无人区”,让科技真正服务国家、造福社会。
第二颗:勇担使命。成电有两位知名度很高的张波教授。大张波教授投身功率半导体事业30余年,为打造“中国芯”奋斗;小张波教授致力于全固态太赫兹关键技术研究,以核心科技打破国际封锁。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使命不是口号,是行动。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我们只有把青年担当力发挥到Max,把“卡脖子”清单变成我们的自主创新清单,“……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第三颗:勇立潮头。这里“潮”有两层意思:一是前沿,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二是跨界,科研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曲线,“The Future of Science…Is Art?”其实应该是肯定句。我的同事王子竹教授就在他的办公室放了一组电鼓,学生可以随时去敲。他说:“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精通钢琴,费曼爱敲手鼓。sample音符和sample量子态区别不大。”当你用好奇心探索未知,枯燥的数据也会绽放美感;当你用创意解读实验,微观世界也能变成诗篇。
从钱学森推导公式时的煤油灯,到今天智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变的是科研工具,不变的是精神内核。当我们谈论科学家精神时,本质上是在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是满足于在既定赛道跟随,还是勇敢定义新的游戏规则?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青年学子要佩戴好这三颗“勇”字徽章,用初心锚定方向,用耐心对抗浮躁,用跨界打破局限,让青春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昂扬自信地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