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学生工作部
Contact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wjb@uestc.edu.cn
- 联系方式请点击 各部门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每周一、周三早上8点,让我们一起相约云端,感受信仰的力量,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本期主讲人:林伯先
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成员、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
宣讲主题:
青春铸剑、叩问苍穹
各位同学大家好!飞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执着的梦想和追求,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2003年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上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中间一次次成就的取得,从来都离不开那些背后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我们的校友曾令儒老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份子。42年前,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决定,授予曾令儒博士学位,这是学校授予的第一个博士学位,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工科电子学博士。毕业后的曾令儒选择走上中国航天的道路,带头参与从东方红系列卫星到“神舟”飞船五号、六号的研究,负责卫星和地面的检测数据传输技术、传输方案,被称为“中国航天飞船的掌舵人”。“做隐姓埋名人,成大气大为事”,曾老先生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航天精神与成电校训的核心内涵。
在老一辈成电人的激励下,年轻一代的成电人正在努力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航空航天学院毕业生崔粲现就职于航天五院,他的工作地点就在中国北京航天城,那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员训练基地之一,也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所在地。当他聊到工作感受时,他谈到:“老一辈航天人教会我们,分秒不差的坚守、毫厘不弃的执着,就是托举神舟的脊梁。” 如今他跟随团队攻关时,总把当年实验室的灯光化作太空中的璀璨星群,他说:“当你在发射场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新时代成电航天人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青春诠释
同学们,这就是载人航天精神最真实的模样:是敢为人先的孤勇,是坐穿冷板凳的执着,更是把个人理想融入星辰大海的担当,从"东方红"跃上太空到"天宫"游弋星河,一代代航天人用毕生的奉献进行着诠释。希望我们能够以青春之名,弘扬和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用热血与忠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谱写空天报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