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学生工作部
Contact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wjb@uestc.edu.cn
- 联系方式请点击 各部门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每周一、周三早上8点,让我们一起相约云端,感受信仰的力量,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本期主讲人:杨茂
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成员、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宣讲主题:
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电论文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物理学院的辅导员杨茂。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成电学子的特别故事——他们带着实验设备和知识技术,走进田间地头,走进高原深山,把论文写在田野里、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在雪山脚下,他们用“物理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海拔2600米的巴塘县,是318国道进藏的最后一站。物理学院金弦实践队连续三年翻越雪山,跨域700公里,前往高原藏乡给藏族娃娃们上科学课,把“理科在线课堂”方案落地。他们把物理知识变成“魔法”:用矿泉水瓶做放大镜体验光的折射;用简单的盐水和鸡蛋解释力学原理。巴塘团县委书记翁加说:“实践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探索未知、期许未来的美好之窗”。
在田间地头,他们用科技创新浇灌“致富之花”。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岑巩,存在产业发展慢、人才储备弱、生态治理难等困境,但定点帮扶的成电学子致力于用专业知识“对症下药”:打造“电子信息+智慧城乡建设”模式,建设从“标准化”升级到“智能化”的养猪场,打造移动网络全方位生态护林“千里眼”,让农民成为“职业农民”。这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用专业知识破解实地难题,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中。
在强国征程,我们以“成电担当”答好青春答卷。从川西高原到黔东大地,成电青年用实践印证:真正的学术价值不在论文索引的排名里,而在祖国山河的焕新中;科研创新的密码不在实验室精密仪器里,而在老百姓的需求中。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硬核科技”,更需要“脚下沾泥”的情怀。
同学们,强国征程上需要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和走马观花的调研,而是实打实的技术攻关和久久为功的坚守,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民的需要。
宣讲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D77QbYuzKQVSiwWvtVm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