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成电杰出学生】胡倩倩:越努力,越幸福

  • 学工部新闻中心
  •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2016-10-19 01:38:52
  • 631 次阅读

                                                                                         越 努 力 , 越 幸 福

                                                       ——记2015—2016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胡倩倩

        胡倩倩,女,中共党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2级本科生。连续三年学业及综合排名1/99,GPA3.96,三年总评91.00分。发表论文4篇,主持并参与课题10余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自2014年起连续获得“唐立新奖学金”。参加2015年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大陆营(四川省3人)、ICPA公共管理国际会议,香港中文大学交流等社会实践20余次。曾任校会礼仪中心副部长,创建政管礼仪队。连续三年担任团支书,所在班级荣获2015—2016年度“陈邦清班”。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银奖、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团干”“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政管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

        对胡倩倩来说,来到成电是场美丽的意外,而在成电的四年却演绎了惊喜。回首大学时光,她最不悔的是选择了成电,选择了政管,最坚信的是“越努力,越幸福”。

胡倩倩.jpg

                                                                         多面文科生的努力,悟管理之道的幸福

        这四年,你能看得到的是她遥遥领先的专业成绩,你看不到的是她桌边摞起的6本日程计划、35本随堂笔记;你能看得到的是她小有成果的科研经历,你看不到的是她清晨六点半驻足在C区、深夜两点半伏笔在台灯下;你能看得到的是她跨专业直博清华经管的毕业去向,你可能看不到的是她行走在路上急匆匆的步伐和三点一线不断更迭的日常。

        在这重复之中,她埋头于学业。于是,从无感到热爱,再到可以对管理学理论娓娓道来,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发表见解,积淀与思辨让她更有底气应对挑战,真诚与坦然让她收获肯定,最终她顺利拿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直博名额。

        在这重复之外,她潜心于科研。当她负责创新项目探索社区养老时,她不仅看到社区护工每天24小时照料、八年来坚守岗位背后的真情与责任,也在思考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取得突破。走访居民、面谈老人,三个月来往返于五大中心城区10余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搜集信息、获取文件,一个月内跑五次政府大楼,穿梭在民政局社保局各个办公室之间;整理数据、撰写方案,当期末考试遇上参赛交稿,依然不变的是早出晚归的紧张节奏。最终,项目优秀结题并被推送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以校一等奖冲进省赛。当她加入校通识教育课题组后,她不仅意识到轰轰烈烈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并不只是让学生上非本专业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前先领悟不同学科背后共通的哲学之美、在成长为行业精英之前先树立更完善的人格。她也负责完成哈佛、斯坦福等国外13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调研报告,助力成电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开展。当她关注到“拆二代”这个群体时,她不仅了解到他们不只在乎工资高低也看重企业文化、不只求安稳度日的饭碗也向往趁热血年华创业一把,她还设计问卷、参与访谈,调研该青年劳动力群体的就业创业情况,为改善这一群体的人生轨迹尽一份力。   

        通过课业和科研,她不再像刚入学时云里雾里,而能够梳理出点滴的思考并深深爱上了管理之道。与此同时,她深刻地感受到人文社科研究关注社会热点并寻求解决方案的意义所在,也看到了执着于此的价值,这让她很幸福。

                                                                                身体力行的努力,晓社会责任的幸福

        从知识到行动,从学校到校外,她知道自己还要走更多更远的路。

        她放眼境外,看世界之大。她参加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参与策划成都站日程,获得教育部国际交流协会认可,将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今后常设站点。她入选“唐立新奖学金”团队欧洲游学团,因与学校推荐参加的研习营时间冲突不得已选择放弃,只因她希望自己的取舍能为维护学校信誉尽一份绵薄之力。参加“唐立新奖学金”团队日本游学团时,强邻让她震撼,她开始深刻反思提高国民素养应当如何落实到个人生活。她参加“万人计划”川港文化交流,在前往绵阳市梓潼县仙鹅乡恩庭小学开展义教之后,她改变了对支教的偏见而开始明白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们短时间内吸收多少知识,而更多在于为他们开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赴香港中文大学体验志愿服务,更让她思考香港比内地从注重基层参与者到更注重组织策划者、从提倡无私奉献到引导社会工作互惠共赢的可借鉴之处。修改为“更让她领悟到,志愿服务应更注重组织策划层面,引导社会工作互惠共赢。”

        她着眼身边,尽一己之力。身为行管三班的团支书,带领班级连续三年斩获校先进团支部、校优秀班集体;三年负责优班答辩最终“圆梦邦清”,一字一句都倾注了她对行三一生难忘的爱。身为校会礼仪中心的成员,从优秀部员成长为优秀副部长,从和小伙伴一起创办首届校园形象大使大赛、“一站到底”趣味知识竞赛到独当一面承担起礼仪培训,最让她难忘的还是这份服务同学的革命情谊。身为“唐立新奖学金”团队的一份子,丰厚资助、出国游学、结交挚友,收获颇丰更让她懂得饮水思源做好组长一职,从新闻宣传到活动组织,从线下后勤到线上互动,她希望成电菁英分部能够辐射更多优秀的能量。

        多元文化开阔了她的眼界也震撼了她的心灵,她希望能探寻更远的地方。纷繁社会,让她感受过很多明媚温暖和一些不尽如人意,即便人的一生短暂,她也希望尽己所能去让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好。这让她很幸福。

                                                                         不安分青年的努力,试跨界创新的幸福

        因为不安分所以多尝试,这才是胡倩倩所爱的热闹青春。

        出于这份爱,她用四年沉淀礼仪文化。大一刚入校就加入校会礼仪中心,获得了很多次登上舞台的机会。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心随舞动”舞蹈大赛、党校“中国梦”朗诵比赛、“我最喜爱的老师”颁奖典礼等活动当中担任主持人、礼仪、发言代表20余次,这些活动也让她爱上这种为青春留影、为梦想发声的感觉。大二时留任礼仪中心副部长,创办了首届校园形象大使大赛。大三时创建了政管学院礼仪队,为校会和院会做礼仪培训,从展示礼仪到观察礼仪。大四时,负责格拉斯哥学院礼仪培训,也学习到不少西方礼仪文化。从台前到幕后,她对礼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开始慢慢领悟到光鲜背后更多的是道德修养。

        出于这份爱,她尝试各类文体比赛屡获佳绩。“责任·卓越·创新”演讲比赛,她一边畅谈着自己的梦想、分享着追求优秀的感悟,一边也看到当代大学生或为国防、或去支教的责任担当。“助学筑梦 铸人”征文比赛、首届优秀博文博客评选,她吐露心声,梳理《那年夏天》成长。模拟法庭大赛,非法学专业的她一时冲动走进面试现场却破格被选为参赛选手,恶补环境法、诉讼法的知识,和队员们一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健美操比赛,作为业余选手,最晚入队,刚开始她总是跳不会,但她坚持训练,最终完美呈现。

        出于这份爱,从文科到商科,再到工科。跨专业保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她自学教材、加倍努力,在乘坐北上列车的30个小时里仍在翻阅笔记。跨学院担任格拉斯哥学院导生,她相信积极奋进的状态也能传递正能量。跨学科合作创业项目,与来自通信、经管、自动化的同学们一起提出“创享汇——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的策划案,获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与新尚集团合作支持,斩获“互联网+”“新尚杯”等多个创业比赛奖项,而这一策划也正在豪情满怀地推进。

        成电提供了不同学科的养分,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跨界尝试充实了她的生活,跨界交流丰富了她的思想,这让她很幸福。

                                                                            永不止步的努力,更向往未来的幸福

        政管给予她匡时济世的人文情怀——心系社会、知行合一,这让她幸福。成电给予她跨界创新的成长养分——各有所长、长有不同,这也让她幸福。未来,她希望成长为一名跨界管理人才,经世济民、一生倾付;也希望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女性,坚持真善、传递温暖。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追梦不息,这更让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