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田玲:先见天见地,后为人为学 ——记本科教学优秀奖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田玲副教授
三尺讲台上的眉飞色舞,款款风衣下的干练大方,她能从枯燥的编译课堂讲到前沿的人工智能,也能带领学生神游自己走过的山河世界。“我本身就是个乐天派,很愿意将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别人,相应的,我的学生们也会处处感动到我,所以我的教评才会一直比较高吧。”田玲大方地说出了自己教学的“秘密”。【桃李春风】董良:让学生“脑洞大开”的思政课老师 ——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董良老师
他戴着厚厚的眼镜,胳膊下夹着一沓讲义,是学生眼中有点呆萌的帅哥。他不擅长幽默,但课堂上却魅力十足。把思政课讲得学生很high,秘诀是什么?【桃李春风】田径:让学生重新找到对英语的“新鲜感” ——记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田径老师
“不好意思,我先吃点东西。”接受采访之前的田径老师,一边忙着解决她的午饭,一边冲我们抱歉地微笑。薄荷色外套,碎花衬衣,时刻挂在嘴角的笑容。我们对她的第一印象,正如午后阳光般明媚。【成电新青年】王伟:希望有一种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世界 ——计算机学院2013级博士生王伟在《物理学进展报告》发表综述论文
如何理解“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规律?如何理解“熊猫烧香”、“梅利莎”等计算机病毒在因特网上的扩散过程?如何理解谣言等网络信息的扩散机理?如何把握金融危机和风险的传播、扩散、演化机制?…… 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问题,深深吸引了来自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和流行病学等领域的诸多专家的关注。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3级博士生王伟也是深入探索“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的研究者之一。【成电人在海外】雷于楚:一不小心爱上了一所大学
2016年的夏天,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2014级的雷于楚纠结了许久。当时,学校和学院的出国交流项目有四五十个,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了筛选,把目标范围缩小到美国,再锁定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目和芝加哥市政部门实习项目。这两个项目都不错,怎么选?【成电人在海外】李肖潇:带着理智去选择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曾几何时,这句话成为人们“走向世界,开阔视野”的流行语。但问题是,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在英才实验学院2013级李肖潇的心目中,清楚、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去看看”的前提。 她认为,漫无目的地出国,并非全无益处,但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2016年春季学期,她之所以选择了韩国浦项工科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就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项目,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短期游【桃李春风】吴涛:既“知足”又“较真”的老师 ——记本科教学优秀奖获得者、电子工程学院吴涛博士
这是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紧凑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实验箱、教具,窗外是四楼的露天阳台。“我的办公桌就在这里。”吴涛老师指着紧靠窗户的桌子笑着对记者说。 “经历教会我成长,我很乐观” 1998年,吴涛考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此与成电结缘,度过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时光。本科期间,吴涛的成绩优异,常居年级第一。当时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师资培养计划,鼓励优秀人才留校教学,优秀的吴涛自然在列【成电新青年】张蔺:拥抱“5G” 许诺一生
张蔺正在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5G”的相关研究当中。2016年8月,他的论文《Energy-efficient Cognitive Transmission with Imperfect Spectrum Sensing》在IEEE亚太区优秀学生论文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他说,这项殊荣只是自己在学术上进步的一个阶梯。【启梦成电】梁德翠:在“模糊海洋”中精确“导航” ——记校“学术新人奖”获得者、经济与管理学院梁德翠副教授
大数据何以用在“模糊决策”?充满人性温情的管理学与客观严谨的计算机科学看似“大相径庭”,在两端都自如行走的梁德翠副教授却说自己其实一直在干一件事,那他到底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