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创意孵化项目 | 你的校园文化style

  • 学工部
  • 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
  • 2019-05-29 22:36:05
  • 1413 次阅读

前言:为进一步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育人实效,在2018年11月份,大学生网络文化产品创意孵化计划项目完成立项。本项目共入选20个网络项目,项目内容涉及学习教育、生活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的进行,特推出创意孵化项目专栏,希望通过专栏带我们一起认识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且有意思的产品,了解产品设计开发背后的人和故事。

生活在理工类学校的你,是不是厌倦了每日被满眼的公式、无尽的实验支配的日常呢?是时候修炼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啦!本期推送将为大家介绍校园文化类产品,无论是你渴望创新,亦或是喜爱川剧,还是热爱漫画,又或者你对校园文化有独特的想法,来这里发现你最心仪的项目吧!

①  校园川剧公众号

--人生如“戏”,看你演技--

川剧绝活有什么?变脸?!

谢邀,赞同该回答

川剧变脸的主要手法有:抹暴眼、吹粉、扯脸......

【产品自述】

推动传统戏曲走进校园,让戏曲融入学生生活;

传承弘扬戏曲文化,培养学生戏曲素养;

围绕我校川剧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的系列工作进行展示。

具有如下特点:

|前沿性|普及性|趣味性|时尚性|

【产品介绍】

产品形式

微信公众号(含H5、漫画、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

初创团队Logo

为了使“校园川剧”有自己的文化标识,我们选择了川剧名师肖德美作为LOGO原型,绘制了卡通书生形象,但戏剧的眼神、装饰难以用卡通描绘,我们反复进行了修改。

初吸引用户

公众号最初用户数从零起步,我们通过开展线下“世界戏剧日”川剧戏迷交流活动以及提前进行线上活动预告,在活动当天吸引了首批100余位用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知不觉中,在大家的陪伴下,小剧已经快要满月了。

第一篇《走进基地 vol.1 | 你好,我是校园川剧,请多多关照!》

小剧带你看了川剧基地的潇洒武生和俏美花旦。

第二篇《川剧名家 vol.1| 我们熊猫头也想和川剧大师零距离接触哇!》,

小剧更贴近地向你介绍了川剧基地名师肖德美教授。

在一周前,《川剧功法程式 Vol1 | 《川剧程式功法》精品课程又开课啦!》

小剧又认识了一帮戏剧朋友。

《走进基地 Vol 2| 成都日报:当川剧遇上大学生,有戏!》,

小剧还被成都日报点名,和川剧基地一起上了一次成都日报的专题报道。

专场活动 Vol 1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世界戏剧日专场活动》,

小剧回顾了和大家的初相识。

接下来,小剧会和各位戏迷朋友不离不弃,分享每一次快乐,

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服务更多的朋友!

人生如“戏”,看你演技!快和小剧一起守候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吧!

【团队成员】

男女比例1:1,嘻嘻嘻,上靓图

No.1 谭晓云

团队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作品《回忆》、《释放》均获得“我的音乐厅”原创影像大赛项目影像奖;

2018年以《最后的心愿》获得第七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纪实类三等奖。

直爽|爱摄影|研究生|天蝎座|160cm

No.2 何美幸

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曾在华西都市报实践,在《成都范儿》公众号上发表推文。

在我校《研途》编辑部实践并完成策划《毕业季》。

美丽|大方|研究生

No.3 刘洋

“帮打唱川剧社”社长,学校“社团联合会”办公室副部长,

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本科生,热爱文学擅长文字。

少女心|夜来非|单身130年

No.4 李展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大一学生,热爱摄影,擅长PS,审美力强。

高中时曾为腾讯《择天记》手游绘制宣传推广图。

可爱|直爽|沙雕网友|熊猫头

No.5 项瀚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18年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校团委科大之声广播站干事。

老干部|工科文艺屌丝|双子座|精分

No.6 朱恒伟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

热爱传统戏曲,喜爱摄影,擅长PS操作。

农场主|有车|肌肉|射手座|185cm

② 校园科创网络文化新媒体平台

--科创知识普及和科创竞赛入门--

【产品介绍和开发】

“成电科创”微信公众号创建的初衷是打破学校暂时没有系统性、综合性的汇总消息地平台的境况,建成后将有利于展现学校对科创的重视、学校的宣传以及帮助低年级同学们的科创知识普及和科创竞赛入门

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校内科创活动、竞赛、培训等信息的整理合并,然后统一发布平台。对于互联网+等比赛,我们会收集整理专家,教授的分享推送转发到平台作为比赛指导信息。组员们和校团委科创部的同学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推送的格式和内容。在校内,我们还会跟各大科协进行联合,在官网和各学院公众号进行整理收集讯息。学校的活动比赛很多,所以工作量很大。

--这是一张勤奋工作的照片--

其次,我们集合低年级各班科创委员,进行培训,针对学生的科创活动入手,带来从浅至深、全方面的科创信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们都邀请到了很有经验的学长来进行介绍分享

--来培训讲座的同学们都有很认真的聆听和学习--

校外我们联系其他高校类似科创部的组织,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对科创类讯息整理发布的经验的分享。

一张和西南石油大学的团建合照~我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

【团队介绍】

我们团队由五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具有不同能力的同学组成,大家都是非常热情积极的人儿们。负责人谢鑫做平台构架、文案工作;成员李亦冉,主要负责联系各班级科创委员、竞赛老师;成员刘鉴锋,主要负责部员的培训和项目的制作;成员任相璇主要负责完善平台和文案工作;成员杨语欣,主要负责消息的收集和财务工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出一个综合发布科创信息的网络平台,提供高校间科创活动的交流机会,统筹科创委员,使在校低年级学生对科创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并有更多开始科创的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我电,不只理工男的格子衫--

【项目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个理工科为主打的学校,

一直被贴着各种“刻板印象”的标签

只知道穿格子衬衫、不懂浪漫情调、情商低、认死理……

实际上,每年秋冬的银杏季,校园俨然公园;

东湖西湖里的鹅,是全校师生的宠儿;

就连各种电子元件,我们也能玩出花样……

我们想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电子科大,

我电不仅学术强大,更有独特而且活泼的校园文化

我们将通过微信推文校园文化周边产品两种方式,

针对“理工文化”、“银杏文化”、“鹅文化”三大主题,

打造个性鲜明、共鸣强烈的校园文化标签

这能提高老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同时,一个辨识度高、富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标签会通过物质、行为、精神等形式对社会产生一定印象力,成为社会对学校认知的一部分。

【团队介绍】

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绘画设计文案撰写活动策划调研外联

全方位覆盖的小组保证了项目能够成功顺利进行。

并且,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新媒体宣传和运营经验。

【开发故事】

一次和小组成员一起从图书馆回寝室的路上,一路上路灯昏暗,空无一人,于是我们开始感叹说电子科大是一个没有夜生活的地方,没想到话说完没多久路过品学楼,就听到了品学楼某间教室中有音乐社团搞活动传出的歌声和掌声——我们才第一次发现,可能电子科大平静的夜晚背后,也是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的!

公众号推文《脱下你的人字拖,加入成电夜生活》由此诞生。我们采访到了舞社、音乐社、辩论队、新生酒会、滑板爱好者、在实验室奋斗的同学们和超市、门禁等学校各处坚守在岗位上的叔叔阿姨们……一件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促成了这篇图文,而每一个同学也在一件一件小事地建造着我们丰富的校园文化

④ “就是要戳你”系列情境漫画创作

--今天,不“戳”膝盖只“戳”心--

说起成电女孩,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如果能见到过去的自己,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冬天有没有什么省心的暖手方法?

不想到招呼的人,还是跟他打了

【项目介绍】

大学生活里我们常有像上面所说的有趣的小经历和小感想

很多人在大学阶段要经历迷茫和孤独,面对一些更优秀的人和无可奈何的事情时,我们常有“膝盖被箭戳中”般的无力和心酸。但人的情感是互通的,你的经历和体验,可能很多人都有共同感受。

我们想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我们不是孤单的

“如果用有趣新颖的漫画形式表现,可能效果会更好。”基于这样的想法,“就是要戳你”系列漫画与大家见面啦。漫画通过观察和调查等手段,分析大学阶段可能出现的共同状况和情感需求,展示这些容易引起共鸣的细节,从而达到触动人情绪的“戳心”效果,给人积极心理暗示,引起共鸣

【形式与技术】

项目利用漫画的形式展现大学生活中失落、喜悦、无奈等情感状态,内容上重点展现情感上的波动和变化,趣味性图文能直“戳”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以条漫和图文结合的推送为主,主要推送平台为校内公众号一点成电。将漫画内容总的划分为生活观察、情感互动、幽默故事三个领域。

漫画利用Sai2、Sketches、Procreat、Ps等绘画软件制作,保证画面的精美和吸引力。

--如果想观看已推送漫画,请翻看一点成电公众号的历史消息--

【成员介绍】

项目组成员均为视线工作室“一点成电”公众号的内部成员。

项目负责人具有一定的项目主持经验,已经参与完成了多项高质量高反响的网络漫画推文,风格幽默诙谐脑洞大。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均有丰富的网络文化创作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技术操作水平,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开发故事】

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发现很多人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有共同的想法,但只有明确的契机才能点明我们的共同想法,让更多人有“啊,原来不是只有我会这样”的感受,引起大家的共鸣。在漫画制作前期,我们进行了线上调查和一些线下交流,希望使内容更丰富有意思。

第一篇漫画讲述了“打招呼”的故事。人际关系非常微妙,明明是“打招呼”这么简单的事情,对有些人来说也会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漫画推出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设备的限制,画面精细,文字镶嵌也不够清晰。不过漫画凭借幽默的风格依然获得了不少好评,吸取经验后,我们在后期制作中重点改进了画面和表现形式。

--部分起草中的漫画--

随后的制作在漫画风格和排版方面也做了不同的尝试,尽量使每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方面,我们试着融入节日等特殊事件节点,提高漫画的话题度和影响力。漫画制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对细节和展现形式要求较高,虽然我们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在尝试,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会努力创作出更多“戳心”漫画,只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小小的触动。

请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