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彩回顾|奥匈海顿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精彩上演

  • 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2017-06-08 01:24:47
  • 537 次阅读

6月6日晚,奥匈海顿爱乐乐团走进电子科技大学,在炎炎夏日的夜晚为成电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高端优雅的专场音乐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近千名师生、校友一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在海顿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中拉开序幕。音乐华丽、典雅,观众们或侧耳聆听、或闭目细听,听得极其入迷。尼古拉斯·阿尔斯达德他边挥边拉大提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精湛的琴艺更为乐曲增色不少。

2345截图20170607162102.jpg


2345截图20170607162222.jpg


紧跟着的,是舒伯特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尼古拉斯·阿尔斯达德在指挥《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激情四射、动作幅度非常大,观众们跟随着指挥的手势仿佛也投入到了演出之中,时而激昂,时而深沉,时而欢快,时而紧张。

2345截图20170607162146.jpg

2345截图20170607163022.jpg


然后是海顿的《第88号交响曲》,海顿说,这是献给对理智和美两者结合情有独钟的维也纳人的一首颂歌。看着指挥投入的姿态,观众们也忍不住随着指挥,和着曲调,轻轻晃动着脑袋,好像这也是一门乐器。尼古拉斯·阿尔斯达德在指挥《海顿第88号交响曲》时时而踮起脚尖,时而弯下身体,时而跳下指挥台,台下都能听见他的脚步声,也正是这样的全情投入才打造了充满激情的音乐。

2345截图20170607162157.jpg

2345截图20170607162237.jpg


当观众们都以为结束时,一曲《我的祖国》前奏一出,会堂内立刻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感受到了来自奥匈海顿爱乐乐团对中国的敬意。怀揣着爱国之情听完了这首歌之后,观众们再次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了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

2345截图20170607162406.jpg


2345截图20170607162932.jpg


演出结束后,杨晓波副校长和奥匈海顿爱乐乐团的团长交换了礼物,杨晓波副校长也在致辞中说到“我真羡慕你们,能够观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正是因为学校重视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与高水平的艺术接触的机会。

2345截图20170607164136.jpg


演出过程中,虽然大家都被奥匈海顿爱乐乐团精湛的演奏技巧所折服、被优美动听的旋律所打动,但是能够忍住在演奏中不鼓掌,等到一个乐章结束之后才对演奏者们表达自己的敬意,以便不打扰演奏者们的演出、不中断听众们对音乐会的欣赏。看完演出的同学表示,多听这些音乐会,对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非常必要,感谢学校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演出平台,同时希望自己今后可以听到更多的精彩演绎,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2345截图20170607162434.jpg


2345截图20170607162348.jpg


相关链接 :

奥匈海顿爱乐乐团是在指挥家亚当·菲舍尔的倡议下于1987年在举办国际海顿音乐节的同时组建的,它的成员来自于维也纳交响乐团和大匈牙利交响乐团。当时菲舍尔的愿望是将这两个国家最优秀的音乐家还在铁幕坠落之前——聚在一起,共同演奏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理想的演出地点和乐团的驻地是艾森施塔特市埃斯泰尔哈吉宫的海顿厅,这也就是海顿完成其许多作品的地方,如今依然保持着约瑟夫·海顿时代同期的建筑风貌。乐团由大约40位音乐家组成,多于约瑟夫·海顿在埃斯泰尔哈吉宫廷乐队鼎盛时期。目前乐团的成员主要是来自大维也纳和布达佩斯交响乐团的音乐家: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和人民歌剧院以及布达佩斯国家歌剧交响乐队、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广播交响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