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成电杰出学生】史改革:做一颗无惧风雨倔强的种子

  • 学工部新闻中心
  •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2016-10-18 03:39:26
  • 477 次阅读

                                          做 一 颗 无 惧 风 雨 倔 强 的 种 子

                    ——记2015—2016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史改革

        史改革,男,中共党员,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电子科技大学首批来自连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生之一,硕士研究生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获得2015年“唐立新奖学金”;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冠军、西南赛区冠军、最佳技术奖,全国大学生工训能力竞赛四川赛区二等奖,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车竞赛三等奖;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团干,机电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表彰科创优秀个人,新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等称号;担任班长,带领所在的贫困专项计划班取得成电最高班级荣誉——“陈邦清班”;2015年国庆节,接受央视“最好的时光”主题采访,被新闻联播等节目报道。

史改革.jpg

        2012年初来乍到,在新生班会上自我介绍时史改革就向大家抛出了一个思考题:“如果你跌倒在地,身后有一只饥饿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已经靠近,此时你会怎么做?”如今经过了三年多的时光,具体的答案已经忘记,但是正是凭借着问题背后的这种敢说敢做的锐气,史改革和全班其他同学一起携手踏上了大学的征途。

                                               生根发芽,清水河畔扎根沃土

        进入大学,发现大学生活其实和高中老师口中所谓的“等上了大学,你们就自由了”不同的时候,史改革和很多人一样都陷入了迷茫。后来通过每周计划,点点滴滴的记录,他的目标又渐渐清晰了起来。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大学生活的简要规划:大一,努力学习,夯实基础;大二,广泛涉猎,大胆尝试;大三,选定方向,潜心研究;大四,再接再厉,更上台阶。

        每天早上6:30起床,晚上10:30回宿舍,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在大学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学院第一的成绩。很多人也是在这一次记住了这个有点特别的名字。

        大一学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因此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大二学年在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之后,他仍然每天坚持去上早自习,在课堂上为了便于和老师交流,他总是坐在最前面一排,正是凭借这样的努力,大二、大三学年,他又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

        “要想比别人优秀,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辅导员老师开学时候说的一句话,他时刻铭记于心。

                                               茁壮成长,风雨中历练梦想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扎实之后,更进一步的就是将其付诸实践。从巡线机器人大赛到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车竞赛,他和队友无数次汗泪交织,无数个通宵达旦,虽然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鼓励奖,但正是凭借着这一次次大胆的突破,他打开了自己内心里那扇曾经紧闭的科创大门。

        大二学年,申请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新型数显圆规的研制”,获得一项新型发明专利,并参加校创新创业展。大三上学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训能力竞赛,并被指导老师任命为大组长,他一边制作自己的参赛小车一边还要管理协调11支参赛队的内部事宜,最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获得四川赛区二等奖。

        大三下学期,为了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校RoboMasters机器人队。他在电路组主要负责电路板设计、焊接以及维护同时负责机器人的气动模块。场地从狭小的机电科协搬到新教学楼B303,后来为了调试机器人经常在夜里穿梭于机器人队和电科院之间,那是最辛苦的一段日子,从不按时吃饭,熬夜最多,凌晨两点的清水河是他最熟悉不过的风景。经过上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深圳的全国总决赛中,电子科技大学One Point Five队以3∶0的大比分击败对手,夺得全国总冠军,并获得全国唯一的“最佳技术奖”。

        比赛不光带给他技术上的提升,更磨练出他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性格,而这些也将会陪伴他的一生。

                                                抽枝展叶,不屈中为集体而生

        因为是农村来的孩子,家境不是太好,刚入大学,史改革就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勤工助学的队伍中去。他曾担任学生活动中心助管,在那里他接触了很多来校招聘的企业,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这些人对他以后的大学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为政策原因,他所在的2012080060班是全校唯一一个专项计划班,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同学全部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学生的高考入口成绩低于成电的投档线,基础较差,整个班级平均成绩在第一次考试中位于年级第十二名。他不肯认输,接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决心和其他班委一起整顿学风。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班级讲堂,实行严格的早晚自习出勤制度,经过一学期又一学期的努力,最终整个班级的加权平均分上升了十一个名次,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后来他担任班长,整个班级几乎所有专业课的平均成绩都是学院里的专业第一。“一个人可以出身不好,但是他不能不努力。”每次谈到班委工作时,他都一脸的自豪。

                                                奉献余荫,行动中践行责任

        在学习工作之余,他一直牢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事业。

        大一暑假,加入“将爱远行——走进大凉山”支教队,和其他队员一起奔赴偏远的凉山州会理县,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外面的世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成为了他口中的“那年夏天最美的回忆”。

        他前后多次参加火车站义工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社会;他参与组织顺江青老年象棋交流会,用真诚付出为老人们带去一片欢乐;他以活动中心志愿者的身份走进富士康,和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员工宿舍,坐下来和他们交流谈心;他还担任第九届“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志愿者,从点点滴滴,展现成电人的热情好客。

        现在即将毕业的他,一边努力也一边渐渐明白: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困难就是身后那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无论自己什么时候能站起来,都要毅然决然地和它勇敢搏斗。

        每颗种子都要给自己的青春一个奋斗的理由,不服输,无惧风雨,只有这样未来才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