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学生工作部
Contact联系我们
- 联系邮箱:wjb@uestc.edu.cn
- 联系方式请点击 各部门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认真组织院级比赛,经过院级推荐和校级初评,最终有20组作品入围决赛。来自各学院的20组本硕博学生党员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科学家精神”和“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了现场微党课宣讲,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对党的理论、政策以及新时代青年责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信通学院本科生第七党支部杨涔可通过讲述在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的实践活动,凸显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大学生党员与彝族孩子们的互动交流为主线,通过理论宣讲、科普课堂与文化交流等活动,展现各民族同胞间的深厚情感与心灵共鸣。呼吁青年党员,担任添柴者、护火者和传薪者,弘扬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电子学院微波工程研究生第八党支部刘金适团队以“小张同学的故事”切入,围绕“科技点亮乡村”主线,讲述了学校在贵州岑巩与四川康定开展的一系列助农项目,展现成电人将科研成果与自身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力量的“双向奔赴”模式。
光电学院本科生第五党支部武佳伟团队以专业课中的场景引入,提出“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什么是光电的答卷?”的核心命题,引出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解释。以三代光电人时空对话的形式,回溯光刻工艺发展道路上光电科研人的奋斗历程,提出代代相传的“技术创新为锋,精度突破为刃”精神内核。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刘爽团队以外卖平台为切入点,剖析算法怎样在资本驱动下异化劳动者,通过引用马克思的“机器异化”理论,进一步探讨技术沦为资本工具的现象,明确指出技术并非中立,其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代价。呼吁广大青年应科技向善,坚守人文关怀,让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非束缚人类的枷锁,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
在评委点评环节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淑华教授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肯定。党员同学们的微党课选题新颖、视角多元,从支教扶贫、科技强军、生态保护等不同领域切入,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特别是将个人实践经历与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让理论学习有了鲜活的载体和现实的温度。
比赛结束后,学校将从参赛选手中遴选优秀同学,开展“青年党员说”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党员骨干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开展宣讲活动。我校微党课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比赛丰富理论武装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真正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