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信通学院开展“立爱国志,行长征路”实践育人工程,学习“四史”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 2021-03-23 13:04:06
  • 1207 次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四史”学习教育贯穿全程,深入持续开展“立爱国志,行长征路”实践育人工程,不断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拼搏。

信通学院“立爱国志,行长征路”实践育人工程于2018年启动,并于2019年入选学校首批“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项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融合“5月的向日葵”辅导员工作室,将“四史”学习教育融汇贯穿重走长征路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两条主线,构建了以“学讲行研”为特色链条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有高度的学,夯实理论基础

以“学”求真,扎实理论学习效果,学深悟透,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

以“学懂、弄通、做实”为标准,结合个人自学、集体研学、专家讲学的线上线下学习教育模式,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四史”作为一场精神上的长征,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学习中感悟真理的力量。项目重点打造年度“思政论坛”、“师生理论学习每月一课”、线上“学习语录”、微分享“历史上的今天”四大品牌。迄今为止,以“爱国”为主题举办“爱国·奋斗”、“爱国·初心”、“爱国·忆史”年度思政论坛3场,开展“每月一课”29场,“学习语录”64期、微分享580场。

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淑华教授、宣传部部长杨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原副校长刘晓航、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获得者陈培医生等嘉宾都曾受邀为学院师生带来“每月一课”专题讲授。

天安门首任国旗班班长董立敢,中铁二局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程思军,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四川广元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我校优秀校友李君,成都市委原党校副校长邵昱研究员等嘉宾受邀做客思政论坛,以报告会、访谈会、交流会等形式,与师生分享交流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实践。


有温度的讲,习得融会贯通

以“讲”明理,不断丰富宣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辐射广度。

通过线上讲、线下讲、走出校园讲,鼓励学生讲好民族的大故事和身边的小故事。项目组建了校内首家院级大学生骨干宣讲团、辅导员理论宣讲团、微党课宣讲团,旨在培养一批学习、研究、阐释新思想的师生排头兵。

作为学校首个院级大学生骨干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易于青年人接受的话语体系,针对不同主题,开展20余次宣讲;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成员,从校内走向校外,并受邀赴省内高校开展宣讲;宣讲团成员还会利用假期走出校门,与社会实践和走访调研相融合,赴革命老区延安、改革特区深圳、农村地区、社会实践地、家乡等地开展实地宣讲和文化调研,已举办活动10余场,切实做到了学用结合;微党课宣讲团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方式,推出精品微党课线上展播,2项微党课入选学校精品微党课(全校10项)。


有力度的行,践行知行合一

以“行”励志,实现怀爱国心、报爱国志、践爱国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力度。

通过“与理想信念同行”、“与青春奋斗同行”、“与网络正能量同行”,引导广大青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围绕线上、线下两大系列深入推进。

线下,组织师生重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感悟红色脉根、坚定理想信念。目前,项目已在江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8个长征路途径省份建立常态化实践教育基地;在福建永定区委党校、夹金山长征干部学院、泸定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长征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开展5次专题培训,拓展福建永定“振成楼”廉政教育基地、贵州红军山烈士陵园、绵阳两弹城、都江堰向峨乡棋盘村等10余个实践点,建立了扎实完善的实践基础和保障。同时,师生赴经济特区深圳、厦门、浦东等开展行业调研;赴10余个省份的国防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业观择业观教育;赴农村基层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爱在社区”三大行动。

线上,在信通思政工作坊等平台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信通789”和“老马迷图两大网络名师工作室;依托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信通E家”,开辟六大精品网络专栏,涵盖“我和我的祖国”、“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四史”学习教育等多个主题;疫情期间,特别推出致敬“五四”、国防重点单位线上讲堂、“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我的长征vlog”四大“云端”网络精品。

2021年寒假期间,学院千余名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从“四史”学习中看家乡发展变化,充分发掘家乡历史,通过vlog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人跟随学生拍摄者的脚步,感受和体验不一样的新时代“云长征”,认识和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光辉历程。


有深度的研,探寻工作规律

以“研”升华,探寻规律,守正创新,通过研讨、调研、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和工作案例,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深度。

项目通过党建工作研讨和学生思想调研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导向,搭建了“学院党委—信通分党校—党建委员会—学生党支部”的层级党建研讨会机制;每年定期在党校学员中开展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主题调研;党支部书记作为牵头人,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定期在学院各年级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持续了解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真实态度和倾向,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趋势。

教师持续开展党建思政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调研分析、论文撰写,目前已完成思政党建创新工作案例7篇,发表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论文及网络评论文章10余篇


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成果纷呈

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信通学院“立爱国志,行长征路”实践育人工程广受关注,成果纷呈,开展的活动多次受人民网、人民日报、央视频等媒体报道。

实践成果屡获奖励,学院师生原创作品《“疫”中人的十二时辰》获评全国第五届“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全国教育系统9项),获教育部“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全国二等奖;社会实践队获团中央奖项3项,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3人,团省委奖项1项,团市委奖项1项;依托项目产生的工作案例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思想政治优秀教育成果一、二等奖3次。标杆典型纷纷涌现,包括疫情中积极作为的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陆航(强国青年50人);投身山区支教、孵化互联网+项目,研制“智能眼镜”为盲人带来光明的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张航婧(全省30人)等。

未来,学院将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进一步凝练特色,丰富爱国主义教育链,在创新融合基础上走心做实。在深入学习与不断领悟中找准自身的历史方位,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努力打造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实践育人,用青春向党和祖国深情告白。